王建国总编在《上海知青》杂志里(7—11期)的卷首语(二)

吴桂森(园林)

<p class="ql-block">  王建国总编在《上海知青》杂志第七期篇首语</p><p class="ql-block"> 2008年6月</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2008,中国改革开放说十周年,大喜与大难共存,大爱与大悲交织……环球同此凉热。</p><p class="ql-block"> 2008,中国知青运动四十年祭,血与火、累与笑……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凝望历史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去过佛光普照的九华山,在晨钟暮鼓中似有所悟:人生于世都有他的不可替代性,他的不可替代性越大,他存在于世的价值就越大。一代知青以其全部热情对生命价值是践约是无可否认的——在其沦为悲剧的过程中闪耀着深刻的人性光辉,对于民族精神内涵与时代精神重归所作出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唯其不可替代,故随着时间的磨洗而日益彰显其不朽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在这熙来攘往的今天,作为一个有着坚强信念的群体,脸上却时时掠过淡淡的惆怅——那是知青的乡愁,一种精神意义上的乡愁:在徐徐消减红尘焦虑的同时,重新复苏了青春的记忆,且于逝去的岁月中寻找让自己澎湃激越的身影和声音,寻找这个时代迫切需要的元气和血气。</p><p class="ql-block">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沧海,何谈难为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没有千百万知青筚路蓝缕、义无反顾,何谈知青精神之弘扬?没有执着不弃、奋力前驱,又何来今日知青文化之大观?一部“知青”当得起惊天地,泣鬼神!</p><p class="ql-block"> “知青”这个词存在,自有独立的风格和品质,它诞生、成长、不断向远方延伸……它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在另一个时代突兀而出成为社会时尚,如同切•格瓦拉一样最终演绎为人类精神的永久符号。</p><p class="ql-block"> 知青树起一种让整个社会为之认同,为之追求、为之动容的精神标识:那是一种震撼、一种洗礼、一种民族良知的凝聚和弘扬,是今日感动中国的因子。其不灭的精神已永恒在我们民族的历史里。正如老子所云:大气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知青精神已塞乎天地之间,任何个人主观意志都无法将其转移。</p> <p class="ql-block">今天,人们正在各自书写着对知青的定义,寻找其中共存的心灵密码。知青在无数人的心中浮现着一个现代人渴念中的精神家园:知青使无数人在生活中邂逅到了许多久违的美好东西。在“资本意志”无可抗拒的今天,人们不禁会问:或许我们还可以换一种生存方式活在当下?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态度来表现自己?毕竟追求生命价值是人类永不放弃的终极目标。</p><p class="ql-block"> 人类社会已跨入崇尚普世价值的新纪元。知青精神具有普世意义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乃至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应当理直气壮地阅读“知青”、欣赏“知青”。</p><p class="ql-block"> 仰望天穹,星汉灿烂,中国知青群英汇聚。诚如知青企业家楼为华所说:“下乡伊始是联系城乡之间的桥梁,历经磨难成为民族的脊梁,在改革开放的阵痛中挑起大梁,一代知青担当社会重任其佼佼者终成国家栋梁”。</p><p class="ql-block"> 白驹过隙,朝花夕拾,叫一声知青容易吗?于千百万知青中我们在呼唤你,于千百年时间的旷野上,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在一起了,轻轻问一声:你也是知青?!</p><p class="ql-block"> 不要问“知青”做了些什么?或许应该这样问:我能为“知青”做些什么?集结号已经吹响,让我们相约2008——知青文化必将在这块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大地上摇曳出一片灿烂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知青——中华民族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第八期 2008年12月</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序:伊甸园中有一棵大树,名曰:中华。枝上一枚叫知青的果子成熟了,它悦人眼目,能使人有智慧且可爱的。有人尝过后,眼睛便明亮了,可辩善恶,这才知道知青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回溯历史,中华文明这棵大树之所以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其原因在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对其不断呵护培育,而知青这枚独一无二的精神之果也因其青涩回甘的功能,而让世人咀嚼回味……</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的学者面对知青不知如何诠释而整体缺失抑或敷衍搪塞时,来自民间的知青记忆又一次弥补了学界明显的疏漏。虽然我们面对“知青是什么”的发问时不免有点尴尬,但是历史不会尴尬,它会很自豪地告诉你:知青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是一群人面对共和国不离不弃的誓约,是改革开放民族向前挺进的铺路石、是从大地母亲中汲取到了一种成长的力量,激情如虹、生命如山。是我们民族最有力的呼吸,是最指向民族精神的一种符号。</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是人间的一种美丽。这种美丽在于对风雨的穿越而依然鲜艳,是历史耐心地等待后重新唤起的民族觉醒,是风雪中挺立的白桦林、是月光下流淌着乳汁的橡胶林,是塞外夕阳里金色的胡杨林。</p><p class="ql-block"> 知青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是一群人的精神价值对一个社会通行规则的批评和拷问。知青使民间许多不清晰的诉求得到明朗化、是我们日子中的几分踏实,是心态变得不再晦暗的一片阳光、是感动我们深远历史的一首歌。</p><p class="ql-block"> 一只海鸥要飞过多少片海,才能栖息在安静的海滩上?一个梦要穿过多少个夜晚,才能变成眼前的现实?一起民族优秀儿女要经受多少磨难,才能成为民族永恒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们寻找知青所珍藏的记忆,亦是寻找属于知青更是属于我们民族的记忆,知青记忆以其不同角度折射着共和国历史的精神内涵,由此我们会拥有民族真实而又鲜活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一个民族是否能顽强地保持着集体记忆,往往决定这个民族未来的走向。还我们民族一个真实全面的精神家园。这已不单是知青记忆的保护问题,而是我们如何保护民族记忆的共同问题。诚如智者所示:人生最终胜利,应该是记忆的多少,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亦是如此。知青记忆对于我们民族精神家园的充实和不断完善是不可或缺的。它会转换成我们今天生活情怀。</p> <p class="ql-block">  知青记忆随着时代风雨在不断地充实发展,它告诉我们:不仅在于我们昨天和今天是什么,而且还在于我们将来可能成为什么;而可能性总是高于现实性。知青记忆真正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走向未来中坚持自我特质,从而给予生活以新启示,给予世界以新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毋庸置疑,知青记忆的久远性是任何一种政治单元难以与之比拟的。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感动,已超越了意识形态,浪漫主义和伤感主义。知青记忆对于沉溺于物资泥沼而不能自拔的国人来说,不啻是醍醐灌顶使人醒悟。</p><p class="ql-block"> 我们诉求中国历史应保持着知青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我们祈盼着中华民族能以知青为荣,让大家都知道知青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希望知青记忆能照亮我们民族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值此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谨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补记:落笔之际正是中国首届知青文化旅游节在云南隆重举办,笔者先前所议“知青节”一事竟然梦想成真,喜不自禁。虽然举办各方因经验不足难免留下诸多遗憾,但渴望已久的“知青节”大幕毕竟徐徐拉开……</p> <p class="ql-block">  《迎接知青文化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第九期 2009年7月</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今日中国,知青文化正如春风一般,吹绿大江南北,染遍长城内外。我们社会已感受到它那强大的生命脉动——知青故事在流传,知青之歌在回荡,知青之旗在飘扬,知青之家在相约,知青之旅在行动……</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们坐在这里讨论知青文化,因为我们感觉到了它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和而不同。当下多元社会为知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以知青精神为核心价值的知青文化,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已成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历史已经并将证明:知青文化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升。长三角地区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与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经济发展,文化先行,知青文化在这里无疑起到积极作用 。</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文化的光大昌明始于交流,其生命力在于运动。那么作为草根发軔于民间的知青文化,其交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长三角地区知青之间的交往日趋紧密,知青文化交流日渐频繁:长三角地区知青文化研讨会第一届在绍兴召开,第二届在无锡,今天镇江是第三届,第四届已初定在皖南石台,宁波正在争取第五届……参加的城市越来越多,知青人气越来越旺,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关注范围越来越广,社会影响力逐日增长,和谐效应日益显著。</p><p class="ql-block"> 知青之长三角地区人缘相亲,文化相融,地域相邻,情结相系。长三角地区必将成为知青文化百合齐放的沃土。</p><p class="ql-block"> 有感于此,我们目前要抓住机遇,高擎“知青”这面不朽的旗帜,不断谱写知青文化新的篇章,尽我们的力量去推动知青文化的健康发展。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地区知青文化的春天不再遥远,知青文化美好愿景正在渐次展开。</p><p class="ql-block"> 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我们知青的骄傲。我相信,这座的每一位知青都能参加这次会议而感到无上荣光——因为弘扬知青精神是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举措,繁荣知青文化是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的必要担当!</p><p class="ql-block"> 我们期待着知青文化的春天早日到来,我们坚信知青文化的春天一定会到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迎着太阳,迎着春天,扬帆起航吧!</p><p class="ql-block"> 2009年3月9日</p><p class="ql-block"> 第三届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待到山花烂漫时》</p><p class="ql-block"> 第十期 2009年12月</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2010年的钟声敲响了。</p><p class="ql-block">跨越苍茫时空,仰视天穷天宇,凝望历史深处……此时此刻我们谛听到一代知青越来越清晰的足音——其中《上海知青》沉重而又坚定的脚步声分外清晰,五年来,它高擎着知青旗帜筚路蓝缕勇猛精进,终于迎来了知青文化灿烂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犹如浴火凤凰在历史的天空中,乘着知青之光,穿越时空,将翱将翔。</p><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在人类文化的瀚海中,驾着知青之舟,从容淡定驶向胜利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上海知青》每一篇文章都闪耀着“知青”的光芒;它诉说的每一个故事都提醒着那是一段属于民族的记忆;它的每一位作者的名字后面都告诉我们:热血是如何抛洒在那片青春故土的;它的每一期都是知青文化漫长道路上温馨驿站,吐纳八方,调养生息,整装待发。一本不起眼的出自草根的杂志承载着一代知青精神气质,沿袭着难释的青春情怀,岩宕着整整一代人独特的气质。</p><p class="ql-block"> 尽管在今天报刊的汪洋大海中它不是惊涛骇浪,但它的拍岸涛声已引起人们的驻足观望,并被越来越多有良知的国人所关注。尽管被讥为草根,难登大雅之堂。面对种种不如意,全体编委不坠青云之志,处变不惊,努力不殆,皆因位卑未敢忘忧国,尽一份来自民间的力量而已。常言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作为中国最早的知青杂志,进出其中的知青知有多少?!他们的身影活跃在沪上知青文化前沿阵地上,,他们付出的努力又知道有多少?!</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上海知青》当仁不让打拼出一片知青文化新天地。是否可以这么说,它的不败是知青的不败,它的努力是知青的努力,它的荣光是知青的荣光,它的美丽是知青的美丽。</p><p class="ql-block"> 每期刊物,让许多读者盼了又盼:为求一刊,有人找遍了街头报刊亭而不可得;有人想方设法借来一期,照本复印几乎和原刊一样;有人态度强硬;X本地知青团队多,多给几本方能摆平。有连读几遍欲罢不能者;有相见恨晚引为知音者;有倾囊购买义务散发者。已记不得有多少人言辞恳切要购买收藏已出版的各期杂志,各地索要本刊杂志的短信、电邮,电话雪片似地飞来,直让众编辑应接不暇,穷于应付,徒煥唤奈何。上海图书馆订阅上架;复旦等高校亦有收藏;,《世界华人周刊》一次转载本刊7篇文章;地方政协纷纷来信求取;大丰、新巴尔虎右旗等地的中共宣传部特邀本刊出席当地知青馆开馆仪式;黑龙江爱辉区委和知青馆的领导热情接待本刊访问团……此等现象为当下社会所鲜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知青杂志受到读者如此青睐?还有什么财富能比这样的读者高可贵?</p><p class="ql-block"> 历史辩证法给我们以启示:“知青”承载着鲜活的中国元素,知青精神经过岁月的淘洗已不受政治之累,浴火重生,翩翩起舞。君不见海内外知青文化在多元社会中是如何独树一帜灿烂飘扬的 </p><p class="ql-block"> 开宗明义:上海知青杂志中有红军的印记,有保尔•柯察金的身影,有格瓦拉的喊声,甚或有唐•吉诃德骑士般的举动,浮士德的追求,抑或有西部牛仔好恶分明的性格……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民族复兴之日,必将是知青精神高扬之时。</p><p class="ql-block"> 一花独放不是春,山花烂漫春意浓,你听,布谷鸟叫了,春天来了,大地已苏醒。让我们一起扶犁耕耘,扬鞭吆喝一声:得儿——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知青故事 中国故事》</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期 2010年7月</p><p class="ql-block"> 作者:王建国</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烟,年华如水。</p><p class="ql-block"> 知青故事犹如出山泉水,涓涓长流不知流向何方,不知洗涤谁的尘心,照见谁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莫凭栏。谁人还能讲述知青故事,抒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人类历史已经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还没有哪一代人整体地被边缘被压垮过。</p><p class="ql-block"> 知青故事因了岁月的洗刷而愈凸显其珍贵的品质,知青故事为我们传承民族精神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p><p class="ql-block"> 如何讲述知青故事,如何无成见地倾听知青故事,这不仅仅只是物资层面和道德领域的事,说到底是关乎民族精神的走向和国家品格的重塑。</p><p class="ql-block"> 大凡大局面大气象总伴之而来的大文化。在利益诉求多元,思考方式的多样,观察视角多维,倡导文化对元的今天,重新阅读知青故事既是对现实的关照,也是对民族精神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知青故事之所以不放弃,或许因为我们守望的是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知青故事之所以不抛弃,莫非我们是最后的精神贵族。</p><p class="ql-block"> 选择“对抗现实”比“适应现实”困难得多,难道只是因为“受命不迁”是一种更高雅的生命冲动?</p><p class="ql-block"> 远行的印第安人在途中要休息一两天是因为走得太久恐怕灵魂跟不上吗?</p><p class="ql-block"> 当知青已整体完成自己的使命时,无论其个体自觉或不自觉的担当已不甚重要。因为历史自有慧眼,自会鉴别——知青是传承民族精神的近卫军。一代知青一代使者,千万知青千万使者 。</p><p class="ql-block"> 知青已走出命运的泥沼,正在攀向民族精神的高地,所有不甘沉沦的中国人都在为其行注目礼。是否可以这么说,一代知青的经历就是传承民族精神的光辉写照。</p><p class="ql-block"> 在传统信奉实力的政治世界里,人们只注重军事或经济方面的胜利,但是如今世界也许最终将取决于谁的故事讲得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千万知青,千万故事。</p><p class="ql-block"> 落后的只是我们媒体描述能力,缺乏的只是在名利场中应有的些许清醒。</p><p class="ql-block"> 反“右”斗争错了,右派没有错:下乡运动错了,知青没有错:历史错了,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不会有错 。故有习近平题次:广阔天地,终身难忘。 历史将会梳理出知青故事——因其真实,因其真诚,因其真情:知青故事没有对错,唯有真实:知青故事没有虚假,始于真诚:知青故事无需雕饰,真情足矣。知青故事,中国故事。知青是巨变中的中国感同身受的一代人。人生的落差,社会的时差,历史的偏差都让知青认领了 。上苍感慨,顾有今日来自民间的殊荣,第二故乡的厚爱。这是民间的力量,这是民族的认可。</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持续不断的回访之旅,庶民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知青:中国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城乡民间交流,激浊扬清。四十多年,无有间断。作为民族文化,在当代最重要的传承力量的知青文化已然形成,还有谁能遏制知青精神的高扬?</p><p class="ql-block"> 爱晚亭、醉翁亭,名人使然。知青亭,知青使然。公社墙,抗战墙,历史有幸。知青墙,知青已幸。</p><p class="ql-block"> 可曾知道祖国山水间立有多少知青碑?有谁知道神州大地上栽有多少知青林?坊间知有多少知青故事在传诵?!</p><p class="ql-block"> 会有这么一天,在众多城市的知青广场上,我们的后辈向身边的孩子讲述着知青故事: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知青……</p><p class="ql-block"> 知青不败,岁寒而后雕;知青重光,旦复旦兮。</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