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暨老家河南家谱馆开馆仪式今日举行

段允生

<p class="ql-block">老家河南家谱馆位于新建在郑东新区的河南档案馆四楼</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原省长助理卢大伟出席开馆仪式并讲话</p> <p class="ql-block">中华毛氏丶陈氏丶邱氏丶段氏等数十个姓氏在此设了专馆。</p> <p class="ql-block">中华段氏馆内的陈设</p> <p class="ql-block">《济源段氏通谱》在馆内陈列并参评。</p> <p class="ql-block">济源段允生丶段礼全丶段占文参加大会和开馆仪式</p> <p class="ql-block">《济源段氏通谱》被老家河南家谱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近二十部家谱主编介绍本谱的参展理由和编修经验。</p> <p class="ql-block">段允生介绍《济源段氏通谱》的四大特色和九条经验。</p> <p class="ql-block">郑州大学教授赵长海现场点评:</p><p class="ql-block">巜济源段氏通谱》编得很成功、很精彩,主编在发言中介绍的特色和经验很到位。我认为这本通谱,内容全面,图文并茂,体例完善统一,资料十分丰富;他们下了很大功夫,组织基本得法;值得商確的是,前头有的内容可以放到最后,伟人论家谱部分可以不要。</p> <p class="ql-block">《济源段氏通谱》特色简介</p><p class="ql-block">——在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上的三至五分钟发言</p><p class="ql-block">段允生</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我是《济源段氏通谱》主编。《济源段氏通谱》历经4年编修,于去年年底出版,博得一致好评,认为具有以下四大特色:</p><p class="ql-block">一是济源段氏,全部入谱。本谱涵盖了现今居住在济源市65个村和从济源迁往周边3个县5个村以及辐射全国乃至海外的近两千户、一万人及其六百多年来的历代先人。这是济源段氏五个家族的通谱。这五个家族的始迁祖、迁出地和迁来济源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能够把所有济源段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编在一个谱里,实属不易和罕见。</p><p class="ql-block">二是体例规范,格式统一。本谱公共部分,按照《家谱编修实用大全》所列的体例和内容进行编排。五个家族的66个支谱,均有本支来源、当代分布、文化家训、辈份用字、逐世家谱、代表人物等六项内容。逐世家谱,均用文字横式叙述,一行文字把三代人的情况表述得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三是文化传承,氛围浓厚。公共部分收录了《济源县志》《河南通志》《浙江通志》《济源市志》《济源金石録》等史料中记载的济源段氏160位名人事迹、33首诗抄,新编了济源段氏现代人物、被中央及有关部委授予荣誉称号的济源段氏人物23名。66个支谱中,不仅有文化家训,而且有大学生、人民教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后从政、参军、经商等890名代表人物的事迹,传承了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四是图文并茂,美观厚重。本谱由中国家谱编印基地排版印刷,硬壳精装,16开本,5斤多重。枣红色封面上的烫黄金字谱名,系海军少将段昭显题写。正文986页,80克古谱纸上,排版美观大方,图文并茂:35万文字,字号老少皆宜,字体层次分明;230幅图表、照片,清晰多彩。三者相得益彰,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回顾本谱历时4年的编修历程,我有以下九条感受:济源段氏各个家族以往续修的家谱,为《通谱》编修奠定了基础;济源市段姓委员会的成立,给《通谱》编修提供了组织保证;参加上级姓氏文化研究会议,使《通谱》编修有了理论指导;多次召开会议,发出文件通知,使《通谱》编修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发动,广泛参与,多方收集资料,使《通谱》内容丰富多彩;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加快了《通谱》编修进度;段氏族人的慷慨解囊,使《通谱》编修有了经费保障;上级组织和领导的关爱,使《通谱》锦上添花;编委会、编辑部和编印基地工作人员的尽心尽力,保证了《通谱》的质量。</p><p class="ql-block">本谱在颁发给济源段氏的同时,业已送达省、市档案馆、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今天参加第七届中华家谱展评大会,旨在与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请大家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