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国冰:苦难的财富~巴师人(50)

寿乡人明明

蒙国冰简介 <p class="ql-block">  蒙国冰,1977年生,男,环江县人,1992年考上广西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先在该校92级2班学习,学制分班后分到92级4班读四年制。毕业后担任十余年教师,2009年3月改行,先后在环江县电视台、县委宣传部工作,2014年闯荡深圳经济特区,涉足教师、记者、编辑、文秘和商协会秘书长。曾有文学作品发表于《河池文学》、《广西教育报》、《广西民族报》、《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校园文学》等各类报刊杂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师92级2班环江籍入学军训时合影</i></p> ~~~~~~~~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苦难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作者:巴师92级4班 蒙国冰</i></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母校巴师的情缘,起于苦难,却又在苦难中求得蜕变。</p><p class="ql-block"> 说到苦难情缘,得追溯到中考填报志愿那年,我以全班最高分数达到填报巴师资格,而当时填报巴师的同学分数都不上线,本乡读巴师的1个名额指标就空缺着,当时一个亲戚当学校领导,他把这一消息转告我家人,亲戚和父母就动员我报读这个“铁饭碗”学校。那个年代,我们小不点最崇尚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四化”的科学家、工程师,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读高中上名牌大学考研究生。而读中师只能在乡下当老师,离自己的理想目标远到银河系那边去,加上政治老师曾对我说:“如果你读高中,三年后肯定是个大学生。”在大学生凤毛麟角的年代,这句话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所以坚定地报读高中。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就有多骨感,我父母是贫苦农民,兄弟姐妹多而且都在读书,读高中再上大学,不但花钱多,时间也太长,见过世面的亲人权衡利弊后坚定要求我报读巴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师92级2班部分男同学入学军训时合影</i></p> <p class="ql-block">  被巴师录取后,消息传响十里八乡,说我们村又出了个人才,我们家族出了第一个吃皇粮的人,我兴奋得竟然忘掉了无缘高中的失落。入巴师之初,我认真读书,听课,记笔记,做作业,还不停留意身边同学的学习方法,稍微放松就有落后的可能,因为我已不再是班里的佼佼者了,这里云集着四面八方初中学校的佼佼者。当时巴师是广西四所民师之一,原先学制四年,我去的那年由四年制向三年制过渡,入学一年后按学习成绩重新分班,好的划入三年制。有钱的人家对分班无所谓,反正多在学校贪玩一年不是好事吗?但对我而言,被划入四年制意味父母多受苦一年,所以我决定要上三年制,否则我将是父母的罪人,于是学习特别用功,在初中占惯了优势的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那么普通。后来认识老乡越来越多,师兄老乡就来给我指明了方向,说是进师范后不是以学习成绩来评优的,主要靠你的基本功,比如唱歌、跳舞、弹琴、绘画、书法等等,至于搞学习竞争,留到下学期吧,因为前一届分班是按下学期成绩为依据的。得到师兄老乡的指路明灯后,我完全放弃了学习竞争,根据当时的爱好,我选择了画画,而且没日没夜地练画画。一个贫苦学生,收到汇款单是最大的幸福,当时班里有个女同学,文章发表在全国发行的中师报上,见到她收到汇款单时,我流口水地羡慕,于是决定写文章来赚钱,来改善生活,便冷落了画画,加入了写作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学习上则以“60分万岁,多1分浪费”为最高准则。</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师89级至92级环江籍同学郊游合影留念(最后一排右四为蒙国冰)</i></p> <p class="ql-block">  我就这样在巴师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第一学期,还结交了大量男女朋友,情深至今难忘。这是我在巴师乃至至今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第二学期回校后,我重拾努力,在学习上穷追猛打,唯恐被编入四年制,以致放暑假时还诚恐诚惶。第二学年开学了,我最关注的就是分班问题,跑到办公楼前查看分班名单,我竟被分到四年制,最不想看到的事却无情地发生了,我像被雷霆轰顶一般,感到天旋地转……经打听才知道,我们这一届分班与上一届有别,是把一学年两学期的期考成绩总和作为分班依据,由于我第一学期分数平平而落榜。</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师92级2班第一学期班级文艺晚会合影留念(倒数第二排左一为蒙国冰)</i></p> <p class="ql-block">  我在大呼上当中低着头走进“后进班”,这是我自上学以来没有过的耻辱,除被视为低能儿外,最大的痛苦是我多浪费了父母一年的血汗。从此,我从一个爱说爱笑的阳光小子变成了沉默不语的丑小鸭。大概我诚于中形于外的情绪被老师看到了,在物理课上,老师讲到势能知识时,作了这样一个类比:你们读四年制虽然晚出了一年,但能储蓄更大的势能,对以后的工作会更有利。这也许是科学的吧,但我知道老师主要是安慰,原班要好的同学也以各种方式给我安慰,依然没有消除心中之痛,想起分班前的快乐,我就像“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煜一样有失国之痛。为弥补过失,尽量拾起尊严,我必须继续革命,根据当时个人的特长,我决心多读书多练笔,力争写出更优秀的文章来证明自己的“能”,按着鲁迅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的指导方法,我必须读更多的书。由此,在买书上,一个贫家子弟的我毫不吝啬,有一次到新华书店一口气就买来了十几本文学名著,收银台一个美女见了带着敬意的微笑说道:“哇,这么多书,够一年读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破茧成蝶,我决定不食人间烟火,不和同学逛街,不在开饭第一时间抢去饭堂,因为排队会很浪费时间,一放学就一头扎到图书馆阅览室,周末不去K歌和做其他娱乐活动,既省时间还能省钱。</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巴师92级2班第一学期到东兰列宁岩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第二排左一为蒙国冰)</i></p> <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是在巴师第四年,毕业越来越临近,自己要是成了“才高八斗”的毕业生,就有可能分配到城里或好的乡镇名校,这一来就可以弥补了“三年的耻辱”。为此,我读书异常卖力,晚就寝熄灯,同学们趁着宿管员走后便聊天,不睡觉,我决定用这个精力来读书,便买来电筒蒙到棉被里看书,但电池耗损太快,不到两三晚就得更换,没那么多钱买电池,我就到通往宿舍楼顶的过道的路灯下看,但光线不够,我买来瓦数大的灯泡偷偷换上,由于亮度明显变大,不到几天就被老摩(校保)发现,挨他训斥一顿,短暂的过道读书梦破灭了。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尽管困难重重,我不能做个上方谷受困等死的司马懿,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否则怎么能创造“奇迹”呢?在冥思苦想中,终于找到了破绽,在洗漱房的澡间可以看书,于是在灯熄人静后,我偷偷把大瓦数灯泡换上。说是洗漱房,但同学们大多不文明,偷偷到这里屙尿,那时校舍设施很简陋,整层楼只两头有洗漱间,卫生条件差,一进去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尿骚味,加上同学们餐后洗碗洗筷弄得水槽往往留下剩菜残羹,臭馊味可想而知。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我只能每晚当义务卫生员,将熄灯时把洗漱房清扫和冲洗,熄灯后就可以在灯下安心读书到睡意上头为止,沉浸在“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忘我境界里。有道是“有钱难买少时贫”,我的巴师苦难生活也是难以用钱买到的。</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蒙国冰2014年独闯深圳经济特区,曾任教师、记者、编辑、文秘和商协会秘书长等职。</i></p> <p class="ql-block">  巴师的“苦难史”也能让我尝到些甜头,毕业后我被破格调到中学教书(按当时学历要求只能当小学老师),后来改行调动,学生很不舍,也有学校领导惋惜,证明我做得还行;被组织调到县电视台、县委宣传部工作,说明我写作能力也还行……不后悔际遇母校巴师,在今后的道路上,如有挫折,我想,用巴师的“苦难精神”一定能战胜生活的风风雨雨。</p>